来源:电影工厂,ID:vipidy
作者:厂长
有时候,看一部电影不需要太多理由。
凭一条评论,就够了——
牛B者恒牛B也。
《诗无尽头》
这可以说是一部“诗人养成”记。
诗人,乍一听很高大上,不太接地气。
可跟他挂上钩——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那就不一样了。
这位大神,超现实主义是他永恒的标签。
荒诞、全裸,强烈的色彩和各种象征性的设定,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魔幻世界。
厉害的是,这片子,是他自编自导自演自己的故事。
片中,他给自己开了上帝视角,以讲述人的身份出现。
尽管戏份不多,但简直是明灯一样的存在。
少年亚历桑德罗和亚历桑德罗本人
有意思的是,导演叫上他的两个儿子助阵。
他们分别饰演了青年亚历桑德罗和他的老爸。
所以,就有了父子三人同框的奇妙场景。
大儿子(左)、导演(中)、小儿子(右)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50年代,墨西哥首都圣地亚哥。
少年亚历桑德罗热爱诗文,他最享受的就是用打字机敲下自己的创作。
可这对于他那个,嗜钱如命,残暴霸权的老爸来说,都是浮云。
诗人在他眼中,就是同性恋怪胎。
儿子好好读书,成为医生,才是他所期许的。
全程歌剧唱腔念台词的老妈,则希望他拉小提琴。
可亚历桑德罗异常嫌弃,他吐槽装琴的盒子像个棺材。
压抑许久的他,在一场荒诞的家庭聚会中爆发了。
老妈抱着小提琴
当着所有亲戚的面,亚历桑德罗郑重宣告,诗人是他的理想。
这个表态,迎来了各种嘲笑讥讽。
——那你会饿死的。
于是,叛逆少年就被逼成了这样。
离家出走的亚历桑德罗,跟随表弟,来到了艺术家乐园。
可接下来,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表弟竟然向亚历桑德罗表白了。
——我喜欢你。
——其实,我爱你。
听到这,亚历桑德罗内心,当然是一万个拒绝。
之前,他最讨厌父亲这样说。
伤心的表弟,提议两人来个离别之吻。
献出初吻后的亚历桑德罗,因为没有“来感觉”而兴奋,欢呼雀跃。
他可以踏实的在这里潜心修行,创作学习。
诗人的养成,也就此开始。
成年的亚历桑德罗,先后遇到了几个对他有特别意义的人。
成年亚历桑德罗
艺术家乐园的玩伴们
这些人,陪伴着他度过了起起落落。
他们一起享受艺术的孤独,沉浸在自身的玩乐中。
但这画风嘛,随意感受下。
砸钢琴的钢琴家
豪放+抽象派的画家
红发魔女诗人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在午夜酒吧,就是因为这举杯的一口闷。
亚历桑德罗立马爱上了。
而这个红发魔女,正是他偶像尼尔诺卡·帕拉(智利诗人)的女人。
偶像将女人,交接给了亚历桑德罗,就像玩游戏进阶一样,他相当于升级了。
两人开始沉沦于情欲,迷醉于酒吧。
这时,实际的问题来了,钱呢?
于是,亚历桑德罗踏入久违了的家门。
目的,不是为了看父母,而是为了偷钱。
渐渐的,亚历桑德罗内心起了波澜,他觉得失去了自我。
于是,两人分道扬镳。
诗人恩里克
志趣相投的知己。
他们赞同直接,摒弃拐弯抹角。
一套“直行理论”,让他们亲密无间。
可爱的是,两人真是执行彻底。
面对阻碍直行的车辆,他们宁愿走车顶,也绝不绕行。
以至于,从车上下来,就被车主追着打。
就这还不收敛,房子挡住了去路,他们就从人家里穿过去。
连床都得踩着过去。
然而,这样的友情,并没有维持多久。
因为亚历桑德罗睡了他女友。
好吧,只能说贵圈真乱。
之后的他,在马戏团做小丑,以维持生计。
而这时,他意识彻底觉醒。
他赤身裸体,高喊:容忍是愚蠢的,我不是小丑,我是个诗人。
裸体三点全露,在这里就不放了
整部影片,由零散的故事拼凑,它呈现了导演本人,在不同阶段的迷茫和成长。
就像帕拉说的,“这个书本都没人买的世界,谁会关心诗歌”。
但亚历桑德罗却坚持,也许改变不了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己。
这点,导演亚历桑德罗确实做到了。
在厂长看来,他是位有情怀的导演。
对待艺术,他不像商业低头,资金紧缺,就采取众筹的方式积攒。
让人意外的是,片尾的那场四万人大场面,群演都是自发加入,且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可见,大师的号召力。
最后,援引一句亚历桑德罗的名言:
如果只有三百万,我就会继续拍我的自传三部曲;
如果我有三十万,我就去画画;
如果我有五千元,我就写书;
如我只有一百元,那就写诗吧。
不管怎样,作为导演的我,都不会向工业妥协。
冲着这份诚意,这部电影也值得二刷。